close

祥祥又達成三個60


也就是存足180分了


這起源於他看了電視的廣告


廣告中說某遊樂區很好玩


我們告訴他


每次必須存足60分才能去一個遊樂地點玩


 



因為該地在外縣市


我們建議他


乾脆就利用假期時住在那裡


玩個二、三天


至少要安排三個地點


所以共需存夠180


 


因為祥祥有上次的成功經驗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doctor-2007020202/article?mid=3035&prev=3113&next=2738&l=f&fid=13


所以他在「操作上」就比較順利


 


我想


一定有家長和老師心裡會有疑問


這樣「加分減分」的方法


會不會有副作用?


孩子會不會因此而功利?


幸好是以分數為「代幤」,非「現金」的交易,所以還不至於啦!


 


其實,好壞都有可能發生


各種方法有其優點,也有限制,總是得防範


所以必須在另一方面採取彌補的措施


不過,最重要的


全繫於我們執行時所持的態度


我們給孩子加分是為了藉由成就感以培養正向的行為


 


但也不要走火入魔


讓孩子為了加分而加分,導致貪得無厭


 


在執行這項策略之前


我們必須很清楚的知道


這只是過程中所運用的手段,而非目的


 


我們的策略是要將原本對孩子的苦差事(原本該做而孩子不太願意做的)


變成孩子的樂事


例如:孩子協助端菜、收拾碗盤、動作快速完成……都屬可以鼓勵的正向行為


如果難度較高的還可以「加碼」


 


執行一陣子之後


孩子這些行為就「習慣」(自動化)了


慢慢可以兩、三次再加一次分,或不定次數加分


最後採取精神鼓勵的方式-----讚美、擁抱  


如果有一陣子,孩子表現得不錯


突然給個驚喜


如果孩子問為什麼


就回答:「不為什麼。」讓他們了解,不一定要有所「目的」才做某事


總之,要記得一定要把會讓孩子變「功利」的潛在影響去除


 


我覺得加分減分策略有幾項優點:


一、讓孩子了解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


二、讓孩子了解可以靠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


三、協助孩子養成正向行為,減少負向行為


… …


 


其實,在現實生活中


大家為生活奔波、忙碌與打拼


就是這種「模式」之下


 


在這種模式下


有人變得很功利


但也有人可以很自在


 


只要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


就比較不會走偏差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liang3399 的頭像
    yuliang3399

    快樂百合的痞客邦

    yuliang33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