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之所以會想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動力,是來自於兩年前,因為我請假的關係,惠娟老師幫我代電腦課時,協助我找出了教學上的盲點,跟我談過之後,我請她「示範教學」給我看,讓我恍然大悟,原來要如此教,孩子們才能清楚明白,難怪我原來的電腦教學會教得「卡卡的」。 自從那次惠娟老師「明師一指點」後,我再度教班上的電腦,竟然出奇的順利,進度勢如破竹,終於讓我心頭上的巨石放下了! 由於惠娟老師一直都有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,而且是輔導級的老師,因為接受她的「輔導」後,效果確實顯著。無形中,她的成了「教專」的「代言人」,讓我自己想嘗試一下,能否藉由這樣的參與,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成長。 終於,機會來了。在行政的協調下,這次由惠娟老師、于禎老師這兩位已輔導與進階的老師和我同組,而我擔任的是「被觀察」的角色,必須教兩節課,接受觀察與指導。 只是,教學「被觀察」?壓力是何其的大啊! 好在,現階段推行的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」,是以「成長」為主,已不同於以往的「教學觀摩」或「教學視導」那種「表演式」或「由上而下」 就這樣,同組的老師在最後選定在20121206及20121220這兩天進行,每一次的教學,都包括了教學前後的會談。20121206的課程名稱為「作文習寫─影片作文」;20121220的課程名稱為「(數學)分數(認識分數)」。 感謝惠娟老師和于禎老師的指導,以及對我教學的肯定。 首先,在20121206的「作文習寫─影片作文」教學後,讓我大開眼界的,是于禎老師的
… … ,甚至式指導式的環境,而有自己的一套規準,被觀察者可以選定自己在教學中想「被觀察」(成長)的項目來進行,所以相形之下,算是較友善的。
「軼事紀錄表」,內容相當的詳細,就好現用放影機重現當時情景一般,就連我自己是教學者,也不可能記得當時發生的種種。
惠娟老師點出我板書的注意事項,也肯定我在和孩子們的互動中,試圖修正原先的想法。 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,兩位老師發現到,有幾位學生比較少和我有互動,是必須注意的地方。
也感謝于禎老師對我20121220的「分數教學」給予肯定。從她詳細記下的資料裡,讓我可以反省檢討當初備課時是否有思慮不周的情形。
此外,我也發現和學生互動的品質,藉由這兩次的參與,而更能關照到,只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惠娟老師勉勵我要更有自信一些。
總結這兩次的參與經驗,我的感覺是「被看」比較不可怕,反倒是輔導與進階老師比較有「壓力」吧?很佩服有實力的惠娟老師和于禎老師,有參與過研習與訓練真的就是不一樣,是我學習的榜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