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甫自日本一流學府畢業的大學生,參加一間大公司新進人員的召募應徵。
在經歷幾回合的激烈競試之後,終於到了最後一關 ──社長的親自面試。
他忐忑不安,惶惶然地走進社長辦公室,在社長面前的椅子上坐下。
社長看過他的自傳履歷後,凝視他的臉,出乎他意料地問道:「你替父母洗過澡、擦過身嗎?」「從來沒有過。」青年很老實地回答。
「那麼,你替父母捶過背嗎?」他想了想後說:「有過,那是在我讀小學的時候,那次母親還給了我十塊錢。」
在諸如此類的交談中,社長似乎已能看出年輕人未來的發展性並不高,只是安慰他別灰心,會有希望的。
面談結束前,社長突然對他說:「明天這個時候,請你再來一次。不過,有一個條件,剛才你說從來沒有替父母擦過身,明天來這裡之前,希望你能為父母做一次,做得到嗎?」他一一答應。
這個年輕人在出生不久之後,父親便過世了,全靠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他撫育成人。
年青人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上東京的一流學府,他的母親就靠著幫傭掙錢,供他在大學的一切學費開銷。
那天,他回到家,母親去幫傭還沒回到家。「等母親回來,要怎麼替她洗呢?」他暗自忖度著:「母親出門在外,腳一定很髒吧?待會兒她回來,便為她洗腳吧!」
母親回來後,見兒子預備好水盆要為她洗腳,覺得很奇怪便說:「腳,我還洗得動,我自己來吧!」年輕人便將自己為何想為母親洗腳的原委說一遍,母親理解後,便依著兒子,坐在已準備好的椅子上,把腳放進兒子端來的水盆兒裡。
當他握著母親的腳時,才猛然發現母親的那雙腳在歲月的侵蝕下,已似木棒那樣的僵硬。他情不自禁地摟著母親的腳潸然淚下。
感受到母親為了他辛勞一生。
第二天,他如約到那家公司,很傷感地對社長說:「我能不能被錄取,對我來說已經微不足道。現在我才明白母親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,是你使我明白了在學校裡沒有學到的道理,謝謝社長。如果不是您,我恐怕不會握到母親的腳。
我只有母親一個親人,我要好好照顧她,再也不能讓她受苦了。」
社長點了點頭,說:「你明天到公司來上班吧!」
一個人要理解社會、瞭解人生,入門的第一堂課便是要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勞與期待,如此才能真正地珍惜自己、熱愛生活、勤奮工作。
孝敬老人,不僅是一份應盡的義務,而且也是衡量一個人的品德的重要標準。
日本的那位社長是高明、深刻而富有遠見的。
世間萬物
維持生命所需之種種
空氣食物水
都是仰賴天地滋養
父母養育子女恩德
猶如天地般遼闊
話說有一回,佛陀帶領著大眾弟子往南方行走,忽然看見路邊有一堆枯骨。佛陀停下腳步,就對著路旁的枯骨五體投地,恭敬地頂禮膜拜。阿難尊者覺得奇怪,於是合掌請示佛陀:「世上最尊貴的聖者,為眾人所歸依敬仰!您是由於什麼因緣,竟然頂禮膜拜這些枯骨呢?」佛說:「他們有可能是我多生以前的父母啊!」順此因緣,為大眾開示了「父母恩重難報經」,訴說累世親情之因緣。
一般人常在生日時舉行慶生,其實「生日」在佛教中是
「母難日」。母親從懷胎十月起,身體與心理的變化及不適,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一樣;尤其在臨盆的當下,在
產房內受盡痛苦,哀痛掙扎,更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與痛
苦!
許多為人父、為人子者或許知道母親懷胎生產的辛苦,
但卻很難真正體會。父母的恩情- -特別是母親,從小到大的辛苦守護,從懷胎守護、臨產受苦、咽苦土甘、至洗濯不淨、遠行憶念、深加體恤等十恩,無時無刻不為了孩子。
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,教導子女處世的禮節
義理,為兒女完成婚姻嫁娶,幫助孩子經營事業謀生。
一旦孩子有了病痛,父母親心裡就驚慌擔憂,子女如果病好了,父母因為擔憂所引起的病也才痊癒。
大眾弟子聽了佛陀所說父母的深重恩德,紛紛搥胸懺悔
:「烏鴉能反哺,倦鳥也知返」,身而為人的我們有時卻連動物都不如。但世上的痴心父母都一樣,仍然不斷付出再付出,即使百歲的父母都仍會擔憂八十歲的孩子
。體解父母的苦心,應即時行孝,莫待空椅不見人而悲
嘆!
期盼大家都能珍惜生命的來源,運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,為人生及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;將我們所做的
每一善、每一福,回向給父母,這就是最大的報恩。
- Jun 26 Fri 2009 23:03
幫母親洗腳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