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天下午,無意間看到三立台灣台在放用心看台灣
正好介紹到台南市....
其中說到傳統工藝的傳承
採訪小組在節目中說
奇怪,跟以往不同的是,師傅們都不暗步了,也不怕人偷學,大方的把製作的方法說出
原來,師傅們都很擔心這些技藝隨他們凋零
--------
我也有喜歡吃的碗粿攤,老闆娘說,孩子們都不學了,也沒有人會學,太辛苦了.....
不知道大家是否曾吃過 從「天壇」出來忠義路小巷的那小攤所買的 花生糖?
老闆感嘆的說,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肯學,因為太辛苦....
----------
可是,有人卻有另一份的堅持,堅持傳統工法、並勇於創新
君不見安平豆花、 莉莉水果店、小卷米粉 .......
一切的一切
都是心態問題
好逸惡勞的心態,只是把工作機會奉送給肯吃苦的外籍人士,更喪失了自身原先的優勢
莫非要等到完全沒有工作機會,要當別國的外勞時才會覺悟?
-------
話又說回來
會變成今日的情形,也不能完全怪罪年輕人
以往的師傅在傳授時
有時往往「留一手」
試想,每代傳承都「留一手」,技藝不失傳才怪!
假設有一項技藝可分析成15步,諸君可想而知傳幾代就完畢了
有人說,傳內不傳外
好,那得保證子弟各個都成材才行
因此,「傳承」無形的技能比「保存」有形的器物重要
才是真正的永續經營之道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