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星期四的時候,有一位小朋友跑來說:「老師你看,奇異果也可以這樣吃!」另一位急忙說道:「喂,我先這樣吃的!」並道:「布丁也可以這樣吃。」原來,她們是將吸管插入其中,吸取果肉。是啊!之前怎麼沒想到呢?只知道「剝皮」與「切開」或是「用湯匙」 … … ,所以當孩子們問我說:「這個(奇異果)要怎麼吃啊?」一時我也想不出什麼新花招,只能把已知道的告訴他們。不過,這幾位有創意的小朋友顯然提供了新鮮的吃法了。

有人可能會說,真無聊,這算是哪門子的「創意」?如果執意要如此說,我也無言以對。其實,無聊與創意,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,只是,我認為,所做所為有正向價值的成份,才可稱得上是「創意」,如果作為是負面的,說是「無明」也無不可。

我之所以會這麼認為,是從日常的觀察得來,大凡具「創意」或「無明」的小朋友,都是覺得「無聊」,覺得生活太過單調,想來個「變化球」,所以說開始動腦筋,做一些事。有些小朋友會在合理的範圍內,即不傷人傷已的情形下,做出令人覺得眼睛一亮的事,那是大家沒想過的方法,或對大家有益的事。我想,說這樣的小朋友有「創意」,相信大家可以認同。可是,如果是無事生非,做出一些整人的點子,即使再怎麼「新奇」,相信大家也不敢「恭維」,更不會將之列入「創意」之林。

之前看到佛教中的「無明」一詞,頗不理解,其實現在也不是很懂,只發現到我們對事物的了解,往往隨著生活的經驗賦了新意或因而改變。我一直很好奇的點是:「最初第一個『無明』倒底從何而來?」目前探尋的結果,依據《楞嚴經》及向人請教所得的結果是:最初「無明」的產生,是「沒有原因」的。說真的,我一時還真不滿意這樣的解答,感覺似乎有回答和沒回答並無兩樣。然而,隨著在生活中的體驗,仔細思索一番,發現也不無道理。

以下是個人的想法:
人是一種會「持續散發能量」的生物體,此「不變的定律」即「人永遠處在『動』的狀態」。因此,「靜」極思「動」,一「動」就有「正向」或「負向」之分。表面上看起來是兩種不同的結果,但其實也算是同一件事:都是能量的產物。屬「正向」的,就是我們所稱的「創意」;而屬「負向」的,就是我們所稱的「無明」。既然本來法則就如此運作,那麼「創意」與「無明」又何來的「原因」呢?那只是自然法則罷了,如果再強加以個人的解釋,那又落入「無明」之中了。

要防止「無明」的產生,首要條件或許是儘量不要讓「無聊」產生,所謂的「知足常樂」,不要自找麻煩,因為「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」。在學習上的應用,除了平時要讓孩子常常「有事做」之外,必須多「正向的管教」,在心態上,導引他們積極正向的思考。以期盼他們即使是在「無聊」的狀態中,也能產生正向的「創意」作為,一如那位小朋友想出的奇異果「鮮吃法」一般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liang33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