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生活即教育。」這句話一點兒也沒錯!尤其是生活的經驗更要刻意的傳承。


    有很多事情,真的不能等到上了學校之後才開始學,應該是父母平時與孩子互動或是在一起時,就必須不經意的「教」給孩子才對。


    那有人會問,如果「該教」的東西,父母親都教了,那學校可教什麼?


我覺得學校可以更畫龍點睛式的,把孩子們的學習深化,多一些同儕的經驗分享或互動。


    舉例來說,國小社會或綜合課裡,有認識社區機構的單元或內容。但如果孩子真的一切空白,要等到學校上到這單元才開始「認識」社區機構,那恐怕是很危險的了。危險的不是這單元的內容可能會聽不懂或是考試成績會比較差,而是沒有現代人基本的生活能力。


    社區內的機構和現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,除非家長刻意過於保護,否則,孩子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認識與接觸的。


    家長帶孩子認識這些機構,會不會很麻煩,會不會增加負擔?


或許會,這點我可以體會,但也沒那麼嚴重。


自從祥祥上了小一,每天我得多載一個「小麻煩」,時間反而被他綁住,有時候得先考慮他。但是,「生活即教育」這句話告訴我,沒關係,就帶著他吧!


例如:寄信這件事,絕對是透過觀察與實際練習學到的。


那天,我填寫了親子天下讀者意見回函,原本想利用空檔去郵寄。但我仔細一想,真的找不出什麼空檔耶!怎麼辦?後來想想,索性就帶祥祥一起去寄!


於是,我繞了路,祥祥立即察覺路線不一樣,我說,因為我們要寄信。到了郵局的郵筒旁,我叫祥祥下來,把我手中的回函投進綠色郵筒的「外埠」缺口裡面。


就這樣而非常的簡單。但我相信,祥祥應該知道什麼叫「寄信」,該去哪裡寄信等問題的解答。


    下一次,去存提款或劃撥,我也要帶他去學習 … 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liang3399 的頭像
    yuliang3399

    快樂百合的痞客邦

    yuliang33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