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以前曾經聽過,數學有所謂「名數」(指帶有單位的數)與「不名數」(指不帶單位的數)等之類的問題,那是因為,要解決乘法應用題的列式時,到底應該列成
AÎB=( ) , 還是 BÎA=( ) ?
這兩個式子算出來的結果相同,但是式子的意義是不同的,雖然乘法有「交換律」,但那也僅止於計算過程中的便利性而已。
如果要向孩子解釋「名數」與「不名數」這樣的「理論」,可能不只打高空而已,更會讓孩子的頭腦霧煞煞,而且這樣的結果可能比國語是否該教「修辭」的問題更為「嚴重」。為此,我提供孩子一項簡單的判斷法則:即「答案」是什麼單位,那個數就要放在前面,然後,再輔以乘法的意義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doctor-2007020202/article?mid=95),
例如5Î8意即5的8倍,後面是「倍數」(注意到了嗎?這也就是『不名數』,但我故意不提此『艱澀』的名稱)
舉例題說明:
弟弟決定花30天儲蓄,如果每天存15元,到時候他會有多少元?
大部份小朋友常不經思考,理所當然的「照順序」寫下: 30Î15=( ),然而,這樣是錯誤的,正確的寫法應該是: 15Î30=( )
理由如下:
第一步,先寫答,答:( )元
第二步,因為15這個數有「元」,思考:「元」的幾倍還是「元」,所以放在前面是合理的;反過來講,如果把30放前面,「天」的幾倍還是「天」,人家問的是「元」,卻回答「天」,那不是「天兵」,是什麼?每次說到這裡,我都會跟孩子提到一句有趣的台灣諺語:「牛,牽到北京還是牛。」所以,某物的幾倍,還是某物,不可能成為另一種東西。
這樣不用理論的解釋,應該夠具體,也夠清楚了,根據我的經驗,孩子只要真的有「聽進去」,是會懂的,日後出錯的機率也相對的減少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