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讓人「信服」我所聲明教育孩子的方法,當然得自己先實施,不然人家定然會「懷疑」我說的那套。(在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,我已在舊文裡公開分享了方法,但無法『強迫』人實施,有意者請自行取用。)
記得有一次,在分享班上推行閱讀的經驗時,我說:「我給班上孩子看的書,我的孩子幾乎都還沒看過 … …」立刻就有人提出「質疑」,說:「那你怎麼不給你的孩子看?」(言下之意,似乎只有好的會留給『自己』的孩子,把爛的拿去和別人的孩子分享。意即:如果真是『好的』,怎有不先給自己的孩子先看的道理?)我就解釋說:「因為我的孩子還在讀幼稚園,對於國字,甚至注音符號都不認識幾個,這些書再好,目前對他而言,都是沒有意義的 … …」但是,班上孩子們的學習不能等,我總不能等自己的孩子長大要看哪些書時再去買,那這段時期被我教到的孩子何辜!我的想法是,書要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,寧可被翻看到爛,也不要放到爛!(反正,祥祥長大後一樣可看這些書,如果這些書被翻爛了,大不了再買而己。)
祥祥大班了,我還是一樣,對於他學校的「課業」,採取的是「平常心」,讓他(隨便)讀個幾次,有時甚至沒有(感覺上,有點小混,是因為他現在沒啥壓力,上小學後可不能如此),我把重心放在他對學習態度及課外知識的學習(或預習)上。(例如:英文讀書機,讀故事書給他聽,聽很多CD和錄音帶,目標是聽到壞為止,以及讀經)我從不要求他學習的成效,例如:馬上(立刻)或一定要學會,不然就打!他很清楚我的想法與要求,所以看書讀書的壓力是不大的,反而很愛看書,我倒是常被他拿著書追著跑,向我問東問西。他知道儘管「讀」就好了,至於結果,因為深信讀經的「重複」原理,我是相當放心的,一切給上天去安排。
對於人們而言,最難以面對的,就是自己的錯誤!因為「防衛」與「保護自己」是人們的本能,原本無可厚非,但如果真的錯了,也需要好好反省。最好的方法是:不要等到別人說的時候才面對,平常就要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。而這種能力與原則十分「抽象」,是以必須落實在具體的情境當中。
祥祥目前還在起步階段,我希望在我糾正他之前,能自己先發現自己的問題可能在哪裡,一旦他自己發現時,我不但不會責罵,反而會給予鼓勵!我發現,如此下來,由於我的鼓勵,他得到「發現自己錯誤」的「成就感」,反而樂於自我修正,此和「直接命令」他修改所給的「挫折」有所不同。
我如何要求孩子能反求諸己呢?說明如下:
首先,讓孩子有「心理上的安全」,讓他確信不會因為學不會而被責罵。因為,在正常的情況下,能否學會或學好,只是練習次數的問題,毋須過份的擔心。
第二,要告訴他學習的祕訣,例如:祥祥現在剛學習寫字,我就教他觀察範例中,字如何起始與結束,落筆在哪裡,結構如何安排,乃至於坐姿如何 … … 等等。
練字的方法,我是教他運用想像力,把範例的字經由想像『印』在空白格子上,再把那『隱形的』虛線填上。我告訴他這是種「超能力」,他信以為真,樂於使用,雖然實際的表現和理想很有距離,尚有進步的空間,但『雖不中,亦不遠矣』。
我這方式是採用以前在電視上,看到一位書法大師分享他如何寫書法的祕訣,只是忘了他的名字了。他說,其實他在正式寫字前,早已把要寫下的字『寫在』紙上了,揮毫只是填滿其空格而已!這位大師的分享,讓我如獲至寶,其實,除了寫書法,很多事情不也是如何嗎?先有規畫,按部就班就容易成功!
第三,每當他寫好一個字後,就提醒他自我檢查一下,是不是很OK呢?讓他自己說,比我們告訴他還好。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問他,為什麼你認為這裡有問題?讓他勇於挑戰自己、面對自己,最後給予熱切的鼓勵,慢慢的,他就會懂得在平時做好自我要求的工作。
這樣一來,不但可以培養孩子勇於面對與修正自己的錯誤,同時也可在不知不覺當中培養了孩子「後設認知」的能力(我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,可下載電子全文了解詳細內容 ),可說是一舉數得!
如果以上的步驟大致都OK了,我想,再進一步,就是要教他面對「別人所指出的錯誤」時,應有的學習態度。因為,除了自己發現之外,還有一種情形是,萬一自己有盲點,沒能發現,但別人幫忙指出時,就得「自我反省」是否真是如此(對於無理的謾罵當然不予理會,不過先要有能客觀自省的能力,才能理性的分辨是否為指正或謾罵),如果真的如此,就必須趕緊修正自己的言行,也要感謝那些為自己指出錯誤的人,因為他給了我們很好的學習機會。我想,這就是日後要努力的目標了。
要注意的是,「反求諸己」的學習是有層次與次第的,如果自己都無法發現與面對自己的問題,那就更不能面對別人所指出的錯誤了。所以這種胸襟與學習態度的培養要慢僈來,不能操之過急。而且,要清楚的是,這標的教育目標是不能用「一百分」來要求的,除非已成聖成賢,所以切勿非理性的要求完美。只是,因為這個理想是正確的,我們即使知道不容易完全做到,還是願意朝這個理想目標來前進。
在學習的路上,我們當父母的,要和孩子一起努力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