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蘭教授-「質優」比「資優」更重要
■洪蘭(國立陽明大學教授)
最近報上有件駭人的新聞,兩名台灣大學的學生到朋友家聊天時,竟然在別人都離去後一時「性」起進入主人的房間翻雲覆雨,肆無忌憚的將別人的臥室當作賓館,事畢,床單、床罩、地毯一團亂未收拾,連保險套都沒有妥善處理,就揚長而去,氣得屋主去告官,抓到後賠了八仟元了事。令人氣結的是這學生竟然還恬不知恥的說早知道去賓館還便宜些。
道德教育完全失敗
這件新聞發生在台灣第一流大學的學生身上,顯示我們道德教育完全失敗,價值觀完全淪喪。真是應了中研院李遠哲院長「高學歷不代表高品德」這話。這兩個學生擅闖別人的房間亂搞一通,牆上地毯都是「不明液體」,這是無禮兼無恥,他們的行為陷邀他的朋友於不義,像這樣禮義廉恥全無的人如何配作大學生?我們再不檢討教育的方針,難道真的要等到亡國了才來痛哭嗎?
台灣多年來智育掛帥的結果是教出了這批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」,沒有是非、沒有原則的學生,我們敢將國家的前途交到這樣人的手上嗎?如果不敢,我們為什麼還在填充那些死知識而忽略他的品德教養?英國格林爵士老早說過「學校教育的不是在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,而是在培養人格情操和正確的價值觀」。
學校提供學習的鷹架
現代的知識一直在翻新,高科技十八個月便翻了一倍,傳統科技五年翻一倍,如果只依靠學校所學的知識來謀生,這個孩子一離開校門就變成「淘汰郎」——被社會所淘汰,因為學校所學的已經過時了。試問十年前有人聽過奈米嗎?現在,有多少人不知道奈米?一九六○年到一九八○年知識的累積是過去二千年的總和,一九八○ 年到現在知識又翻了一倍,知識變得又新又快,我們怎麼可以期待學校教孩子所有的知識?既然新知識學不完,學校要教的應該是基本的知識,提供學生一個學習新知識的鷹架,一個人只要肯學,他有一生的時間去學習他所需要的知識,但是一個品德不好的人會禍國殃民,學歷越高,為害越大。
資優生犯罪更可怕
奧克拉荷馬州聯邦大廈爆炸案的兇手智商有一二六,超過我國篩選資優生的標準,但是這個高智商的結果卻是奪走一百六十八條人命。尤其殘忍的是他把一車的炸藥放在幼稚園旁邊爆炸,使幼小的兒童首當其衝,炸得肢離破碎慘不忍睹,他卻無動於衷,認為他們不過是「附帶損傷」。美國獨行炸藥客(Unibomber)也是高智商,他是MIT博士、柏克萊加大的物理教授,FBI花了二十年才把他抓到。這些高智商者把聰明用到錯誤的地方更讓人害怕,這些教訓難道還不夠讓我們在強調「資優」時,想一想「質優」是不是更重要?
為什麼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我們還在迷信聰明?許多成功的例子已經明顯的指出高智商不是成功的惟一條件,有毅力才是。有創造發明力的人往往並不是最聰明的人,卻是最能吃苦耐勞的人;堅忍不拔也是所有成功人的特質。當我們花大錢把孩子送進各種補習班去訓練他的智力時,我們是否也應該花同樣的力氣去培養他的毅力?我們有沒有提供一個可以讓人格健全發展的環境給我們的下一代?我們一向標榜孩子的聰明,卻沒有人去標榜他是個好公民,有聰明卻沒有民胞物與的觀念時,他就有可能會變成社會的不定時炸彈,隨時危害著你我的安全。
空虛的下一代
從飆車少年行為中,不難看出這一代的空虛、無根。他們不看書,沒有知識,沒先人可以效法,沒有理想要去實現。(現代的年輕人不但沒有看過「養天地正氣,法古今完人」這句話,可能連斷句都不會。)現代化使我們的鄉鎮失去了特色,每一個建築都一樣,沒有了特色就失去了對家鄉的認同,人沒有了特色也失去了對自我的認同。沒有理想,沒有認同,沒有傳承,我們變成沒有文化的一代。而文化是民族的內涵,我看到我們正逐漸變成一個膚淺的民族。這是一個危機,今天不覺醒,就真的沒有明天了。
管子牧民篇中管仲說:「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,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」,教育是立國的根本,當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沒有廉恥時,亡國之日是指日可待。身為台大校友,我有權要求台大校長整頓校風,不要讓校友蒙羞,身為台灣的人民,我有權要求教育部長整頓教育,不要讓台灣亡在寡廉鮮恥的高學歷份子的手上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