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們這次的數學定期考成績不理想,身為老師的我必須好好的反省檢討一下,該如何增進孩子的學習效果。一直讓我很納悶與不解的是,有很多觀念真的一教再教了,而且有些小朋友也真的會了,然而,卻常會在考試中失誤!

 

    考試會失誤,究其原因,如下:

1.粗心,沒檢查,沒看清楚題目;

2.大過自信,不當一回事,沒有用心,連簡單的也答錯;

3.沒有自信,隨便作答;

4.存著僥倖心理,沒有算,只用看的,甚至用猜的,所以連「送分題」也錯誤;

5.心浮氣躁,情緒不穩定,想著其他的事,沒靜下心來好好的思考;

6.沒有複習,忘了重要的概念;

7.固著自己的錯誤方法,不使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;

… … 舉凡上述,都是一些讓孩子的學習大打折扣的因素,當然還有很多。

 

    有時,也不禁會思考,是不是「建構」的精神太多,給了孩子太多的空間與尊重,使得孩子產生過多的理由、藉口以合理化他們的偷懶?這不是我們的本意,但似乎有這樣的「副作用」,不得不提防。

 

    數學的解題方式,確實是可用很多的方法,甚至運用創意解決,但是步驟與方法至少也要「合理」,更重要的是要付合「科學」的「精確」精神才可以被接受。尤其是工具的使用,任諸群如何的運用創意,總有最基本的規準在。以用量角器量角度為例,一定有始邊終邊,量的是旋轉時所經過的範圍。而至於大家要從始邊量到終邊,或是終邊量到始邊,或 … … 則悉聽尊便。在執行使用工具時,程序要精確,並減少糊地帶。然而,小朋友們總是會想「偷懶」,以致失誤連連。

 

    回歸到課堂來,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?看來,著力的重點應在:讓孩子們用心。偷懶的正面作用,是讓人們做事時,能明快且有效率,但負面的作用卻是偷工減料。

 

在〈老ㄙㄨ的部落格〉裡,我發現了「數學筆記本」與「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錯誤」這兩個不錯的點子。而這兩個點子,前者可以破除孩子們學習的時候「想偷懶」或「僥倖」的心態;而後者可以促進孩子們反省,思考自己的問題點,不光是聽人講,自己也要想,如此可使得訂正收到最大的效果,同時也能訓練孩子在測驗的時侯,檢查出自己錯誤的能力。

 

我想,這次之後,我不能再像以往全用「鼓勵」的方式,因為人有「惰性」,但也不要說是「強迫」或「半強迫」,那又顯得太沉重。或者,說是一種「練習」吧!學生來學校是來學習的,練習是學習的一種,應該是不為過的。期望經由這樣的努力,孩子們在下次的數學評量時,學習成果能提升回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liang33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